展示“诗”与远方的魅力 2019凉山文旅宣传亮点多
今年2月,凉山文化和旅游正式迈开融合步伐,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成为凉山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转型发展的重要动能、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载体。
2019年,凉山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开展了一系列对外营销工作。通过目的地营销、客源地营销、媒体网络营销、广告宣传、外宣品制作,以及积极参加国家文旅局、省文旅局组织开展的国际国内旅游促销活动等方式有效的宣传了大凉山文化旅游品牌。
以“大凉山阳光康养之旅”为主打品牌
2019年我州在宣传营销方面立足自身,在巩固成都、云南、西安、重庆等老牌客源市场的基础上,努力拓展,赴上海、广州、吉林、甘南州、拉萨等地举办大型推荐会,以“大凉山阳光康养之旅”作为主推品牌,通过召开推荐会、路演等形式,给当地市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年7月,大凉山(安宁河谷)2019文旅康养招商推介活动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热闹的凉山展馆内,安宁河谷六县市尽展文旅康养资源,兰州市民被大凉山浓郁的民俗文化所吸引,纷纷表示要去凉山转一转。
近年来,安宁河谷以阳光康养走廊而声名鹊起。发源于冕宁县境内的安宁河,流经西昌市、德昌县后,在攀枝花市的米易县汇入雅砻江。大凉山安宁河谷六县市,因这条金色的河流串接在一起,河谷里孕育着特殊的自然禀赋,温度、空气湿度、海拔高度、农作物优产度、空气洁净度和森林覆盖度“六度皆宜”。
今年一月至八月,成都、重庆、兰州、拉萨,四场以文旅康养为主题的推介会,向外界展现了一个美丽的大凉山,一个多彩的大凉山,一个奋进的大凉山。推介会的成功举办,让凉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文化自信,坚信大凉山旅游品牌的吸引力。
“走出去,请进来”的旅游营销策略,丰富的图片展示、热情的歌舞表演,通过加强对凉山大美自然风光、节庆活动的宣传,让游客从视觉、听觉上感受凉山,让凉山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便捷的交通进一步助推了凉山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拉近了凉山与各地的距离。目前,西昌青山机场已开通北京、广州、重庆、林芝等航线20多条。成昆铁路、雅西高速贯穿全境,国道省道便捷通畅,全国各地均可快捷往来。
形式多样全方位宣传
为了让游客通过便捷的渠道了解凉山,今年以来,凉山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在雅西高速、双流机场、青山机场、重庆解放碑、各地火车站、成铁高铁等人流密集处,利用广告牌、LED屏投放广告宣传片、宣传资料、旅游团购、凉山美食、景点促销,加大大凉山品牌的宣传力度;在成都-重庆-昆明-广州的高铁上,一次性投入八节车厢广告,并设置“游遍大凉山”二维码,通过手机扫码,让更多的人了解凉山,让“五彩凉山”这一文化旅游品牌深入人心。
传统媒体方面,继续与四川旅游卫视、成都广播电视台、四川日报、凉山日报、凉山电视台以及各类电视新闻媒体合作,加强对凉山文旅产业的宣传,电视节目《达人带你游凉山》从普通游客的视角出发,深入浅出的介绍凉山美景、美食,获得了观众的喜爱,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新媒体方面,与新华网、腾讯网等国内知名大型网络媒体开展合作,在做好网络宣传营销的同时,该局也积极探索抖音、快手等直播类新媒体平台,培养大凉山自己的旅游“网红”,让不同年龄结构的人群知道凉山、走进凉山。
与此同时,该局还开发了一批物美价廉的文创旅游产品,并在产品中融入凉山浓郁的民俗风情,让游客愿意买、买的起。并制作了《锦绣凉山安宁河谷特辑》等各类宣传画册、明信片、手绘地图等外宣品,在各大推介会、旅游宣传促销活动中起到了更好的宣传作用。
文旅融合发展尽展地方特色文化资源
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将民族文化与旅游相加相融,既提升了景区“颜值”、增加吸引力,又能满足游客文化诉求。与此同时,文化与节庆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凉山最隆重的节庆活动之一,火把节备受各地游客喜爱,并成为展示地方文化资源的窗口,拉动地方经济的强力引擎,撬动文化旅游产业的支点。
今年,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中国旅游报社主办的“2019非遗与旅游融合优秀案例”发布会在广州市举办,现场公布了十大优秀案例。凉山彝族火把节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名列其中。
作为凉山民俗文化与旅游市场相融合的产品,大型歌舞剧《阿惹妞》目前已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中国首台彝文化风情实景火秀,“火”作为彝族的生命图腾贯穿全剧,自推出以来,《阿惹妞》获得了游客的一致好评,市场的高度认可。
今年,在凉山州文旅大会召开前期,凉山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了10个旅游名镇,20个优秀旅游特色小镇、精品手工作坊、餐饮美食,精品民宿的评选活动,进一步挖掘凉山文化旅游资源,调动从旅企业、从旅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大凉山文化旅游品牌。
来源:凉山日报本报记者
- 上一篇:凉山三县阳光康养旅游产业联盟成立
- 上一篇:会理黑山羊全羊美食宴让你温暖过冬至